0.jpg

《I Love You, You’re Perfect, Now Change》

 

2022年1月27日(四) 晚場19:30

劇場:PLAYground南村劇場(台北市信義區松勤街 56 號)

座位:卡巴萊風劃位區B5 $1800

 

劇本與作詞/喬.迪皮埃特羅Joe DiPietro

作曲/吉米.羅伯特Jimmy Roberts

 

監製:馬天宗

製作人:陳午明、吳筱荔

導演:孫自怡(不點)

音樂總監:張玉玫

舞蹈設計:林聖倫(小馬)

服裝設計:林俞伶

音響設計:曾健洋

舞台設計:陳芷榆

燈光設計:管翊翔

歌唱指導:張雅涵

舞台監督:黃詠芝

執行舞台監督:潘姵君、林德佳

燈光執行:余婉臻、唐郁琁、劉宇凡

字幕執行:顏志翔、張嫚芯、吳知豫

音響執行:吳至民

導演助理:顏志翔、張嫚芯

舞台技術指導:劉冠佑

 

紐約外百老匯史上第二長壽音樂劇,1996年首演以來創下演出超過5000場紀錄;25年來多個國家搬演、重製,18種以上的語言版本,所到之處叫好叫座。被全球戲迷暱稱為《LPC》的經典劇目......

 

噹噹噹~年前犒賞自己再看一部劇!雖然疫情緊張,演出前有擔心會不會被取消,幸好順利開演啦~

 

這次看的是外百老匯的經典劇目LPC,走的是詼諧輕鬆的風格。有趣的是,引進這個劇目並不是做中文化,而是原汁原味採英文演出,可以說相當考驗台灣演員的能力。

 

LPC去年有演過一輪的樣子,後來似乎因為疫情中斷(?)我那時候沒買到票,今年開演的消息出來後火速買了。被吸引的原因很大一部份是因為我想看看台灣的引進劇能做到什麼程度,台灣音樂劇演員的英文演出會是什麼樣的水平。加上去年口碑不錯,演員、樂手各個經驗豐富,我毫不猶豫衝了。選卡的時候我特地挑了去年的原卡,好像也是票賣的最好的,我買的這場平日場當時就是撿到最後一個位子XD
 

場地

3.jpg

PLAYground南村劇場就在101旁邊,好丘隔壁,捷運站出來一下下就到了。

 

劇場非常小,大概跟一間小學教室差不多吧(笑)有分自由座和劃位區。嗯...座位間隔非常小。如果是一般劇院座椅就算了,這種普通硬椅靠在一起,隔壁如果不認識是還蠻尷尬的囧。

4.jpg

小劇場的好處是離演員很近,很有參與感,坐中間前面的位置有機會在劇中跟演員互動。也省去了望遠鏡,演員的表演細節很清晰。我自己的座位是靠邊的,其實會有些遮擋,如果舞台能再高一點點也許對我們這種矮星人會比較友善XD還有...聽得到劇場外的聲音,隔壁可能有店鋪在播音樂吧,其實聽得到聲音,有點影響觀戲品質,之後挑座位要謹慎。

這次很明顯來看劇的都是會看劇的年輕族群(好饒口)。意思就是衝著看明星或是知名音樂劇來的一般群眾少了,看的出來都是LPC或是演員們的劇粉。


5.jpg

演員卡司

 

這部劇總共就四個演員出演所有角色,能在幾個小時內看到演員的可塑性,對於演員的演出能力、臨場反應都是極度要求的。因為一個演員會出演多個角色,這次就不用角色介紹演員了,直接貼上劇方的簡介和我的感想啦~

 

演員/陳品伶

歌手、音樂劇演員、表演藝術工作者。曾參與草東沒有派對《不都媽生的5.0》直播劇《無常》演出;《歌神請上車》第三季總冠軍賽前三強;電玩遊戲《還願》、《返校》配音及配唱;2018年以C MUSICAL製作《焢肉遇見你》獲得韓國大邱國際音樂劇節「最佳女主角」提名。近年活躍於中文音樂劇舞台,重要作品包括C MUSICAL製作《不讀書俱樂部》、廣藝基金會《天天想你》等。

 

→是個漂亮美眉,歌聲清亮,像極了迪士尼的嗓音。四位演員的唱功都非常強,在演技上如果沒有齊平,觀眾還是能感受得到。我覺得這位很可惜的地方在於演技不夠自然,雖然所有演出都很棒,和觀眾的互動也很暖,但四個人在台上時,只有這位演員相對是比較拘謹的,表演痕跡較重,我能明顯感覺到:「啊...她在演戲」這樣。一出場沒多久我就發現她比較格格不入是因為眼神...她在演戲的時候眼神明顯盯著觀眾上方某一處,可是卻習慣用五官做誇張表情去演繹自己角色、展現不同的角色性格,可能因為離舞台太近,看到演員這樣的表演會讓觀眾處於看戲和入戲之間。

 

演員/鍾琪

英國倫敦大學金匠學院(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表演創作研究所畢業,現為職業表演者及神秘失控人聲樂團團員。表演形式除音樂劇演出外,亦參與電視、電影、劇場、歌唱、肢體劇場、活動主持等。近期劇場作品包括天作之合劇場《飲食男女》、製作循環工作室《分手快樂》、北京七幕人生音樂劇《近乎正常》、瘋戲樂工作室《不然少女》、《瘋戲樂Cabaret》、廣藝基金會《天天想你》等。

 

→小小隻的聲音很有穿透力,很有美式風格的演員。表演自然,自帶喜劇效果,很適合劇中各個角色。唱悲傷的唱段時也能感受到聲音裡的故事,是個會用歌聲演戲的女演員。

 

演員/蔡邵桓

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參與多部音樂劇、劇場演出。近期作品包括C MUSICAL製作《不讀書俱樂部》、製作循環工作室《分手快樂》、刺點創作工坊《苦魯人生》、《電梯》、瘋戲樂工作室《台灣有個好萊塢》、人力飛行劇團《台北爸爸 紐約媽媽》、莎妹劇團《SMAP X SMAP》、果陀劇場《愛呀!我的媽》、《冒牌天使》、《徵婚啟事》、《誰家老婆上錯床》、《淡水小鎮》、《解憂雜貨店》等。

 

→也是屬於實力派演員,演啥像啥。義大利口音很到位XDD很有喜感的演員~

 

演員/周家寬

臺中霧峰人,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畢業,現為舞台劇演員及阿卡貝拉歌手。參與音樂劇作品包括C MUSICAL製作《我的上海天菜》、阮劇團《皇都電姬》、製作循環工作室《分手快樂》、刺點創作工坊《再一次夢想》、瘋戲樂工作室《台灣有個好萊塢》、《當金蓮成熟時》等;舞台劇包括國家兩廳院《葉瑪》、果陀劇團《淡水小鎮》。

 

→小鮮肉。在台上衣服穿最少次數最多的吧XDD演戲很放得開,觀眾看了也不尷尬,很正經的長相,搞笑起來卻也不輸諧星。蠻意外的是,這位在後台後場時,神情特別凝重嚴肅,不得不讓人佩服他在台上的演技。

 

音樂總監、鋼琴/張玉玫

音樂執導、鍵盤手。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大一於校外加入嵐創作體後開始了與音樂劇的緣分,並參與數部台灣原創音樂劇與版權製作。2013年始赴上海北京與多家音樂劇製作公司合作,主要以引進版權劇為工作重心,參與重要作品包括《歌劇魅影》、《媽媽咪呀!》、《Q大道》、《一步登天》、《危險遊戲》、《變身怪醫》、《謀殺歌謠》、《長腿叔叔》。2019年返台後,參與作品有《給我一個音樂執導!》、《台灣有個好萊塢》、《仲夏夜之夢》等。

 

→台上唯二的樂手之一。我坐的地方有遮擋,整部戲完全沒看見這位姐姐的臉T^T小劇場用的鋼琴似乎是電子琴(?)琴技當然是一流的不多說。當初會買票其實就是看到這位音樂總監的履歷,又是《變身怪醫》又是《謀殺歌謠》的...

 

小提琴/李昀潔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畢業後至巴黎求學,獲得巴黎市立音樂院、凡爾賽音樂院、瑪梅崧音樂院的最高演奏家文憑。旅法七年期間,多次獲邀與樂團協奏,於巴黎羅馬尼亞大使館、巴黎嘉禾廳(Salle Gaveau)和巴黎各大教堂皆有協奏演出,並受邀於凡爾賽莫里哀藝術節演出等。2017年底回台後致力於小提琴演奏和教學;2020年於國家演奏廳舉行《演・煉》個人獨奏會。

 

→台上唯二的樂手之一。很有氣質的小提琴手,琴聲引人入勝。這種只有兩樂器和人聲撐起一部戲的,樂手絕對都是佼佼者。Solo的時候不小心打到琴架,看到劇中有趣的片段也會一直微笑,超溫柔的~

 

音樂

 

嗯...是引進劇,所以音樂在兩位優秀樂手及四位演員加持下,基本上可以說是完美的!

 

音樂就是很美式的流行曲風,都很好聽也很抓耳,但又不是俗套的那種好聽,是適合傳唱很久很久的歌曲。

 

再夸夸四位音樂劇演員,他們的表現比許多專業歌手都還好,每個人都是強大的歌者,歌聲非常有質感,二重唱或四重的時候更能聽到完美和聲。本劇有一些複調,演員們的歌聲也非常和諧,完完全全地是一場聽覺盛宴!

 

舞美

 

這次劇場很特別的一點是舞台設計很開放~後台和舞台之間只有簡單的窗格布景,所有演員退場後在後台換裝候場的狀態也會一覽無遺,讓後台也成為表演的一部份。我一開始不太習慣,因為會被吸引注意力,一直出戲。一直到最後幾首歌我才發現,後台衣架上掛著的戲服已經全空。原來後面那些衣服也在默默預示著進度,每演過一個角色、一場戲,那些衣服就會被拿下。

 

舞台上至始自終只有幾張高腳桌椅,全靠演員自己搬動。也就是說整部戲,四位演員除了快速轉換角色外,還要自己完成所有服裝道具化妝的處理,既是台前也是幕後,可以說是對舞台演員很高強度的戲...

 

故事劇情

 

我很懶,直接貼上每場資料在下面了...

 

這部劇的故事完全沒有連貫,它就是好幾個故事的串燒。主題有男女朋友間的,也有老夫老妻的,也有家庭關係的,但全都圍繞著男人女人之間的愛恨情仇展開。有些段子、台詞的尺度很18禁,也有一些關於口音的笑點。全部都是很貼近我們生活的題材,所以還蠻容易代入的,我自己也有好幾個印象深刻的故事,下面挑一些講講。

 

 

Act 1

Scene 1: "Prologue"

"Prologue"

"Cantata for a First Date"

Scene 2: "Not Tonight, I'm Busy, Busy, Busy"

"We Had it All" (replaced in 2018 by "Better Things To Do")

Scene 3: "A Stud and a Babe"

"A Stud and a Babe"

Scene 4: "Men Who Talk and the Women Who Pretend They're Listening"

"Single Man Drought"

"Why? 'Cause I'm a Guy"

Scene 5: "Tear Jerk"

"Tear Jerk"是兩個男女在電影院的故事,主要在講男女對電影題材的喜好差異,但以非常搞笑的方法演繹。周家寬的表演一直都很有喜感,在這首歌更是達到一個小高潮。我回來後重聽了這首歌才發現,女聲的部分是比較美聲歌劇式的調調,和男聲不正經的歌詞正好形成對比。在現場觀看時這部分沒有很明顯,倒是戲劇效果拉滿XD兩人唱複調時的配合也特別優秀(拇指),是很吸睛的一場戲。

Scene 6: "The Lasagna Incident"

"I Will Be Loved Tonight"一個女生的獨唱。主要是在講一個女孩在獨守空閨多年後終於有機會被擁抱與被愛的故事。一開始是有點18禁的味道,就是女孩滿腦子都想著有人能上床,終於實現後的興奮,但這首歌唱到後來才發現重點在講女孩的孤獨與渴望被愛的心聲。比起肉體關係,女孩更希望填補的是內心。鍾琪的歌聲裡有故事,這首是她在本劇的最佳獨唱。

Scene 7: "And Now the Parents"

"Hey There, Single Gal/Guy"持續高能的一場!!!父母期待兒子和女友結婚,但兒子卻帶回和女友要分手的消息,父母理智線斷掉的同時唱出的一首對兒子及女友極其嘲諷的歌。搭配父母的肢體表演,超級搞笑!是我現場手想拍斷的一首歌XD

1.jpg

Scene 8: "Satisfaction Guaranteed"

Scene 9: "I'll Call You Soon (Yeah, Right)"

"He Called Me" (replaced in 2018 by "A Picture Of His...")

Scene 10: "Scared Straight"

Scene 11: (untitled)

"Cantata Reprise #1"

"Wedding Vows"

Act 2

Scene 1: (untitled)

"Cantata Reprise #2"

"Always a Bridesmaid"

Scene 2: "Whatever Happened to Baby's Parents?"

"The Baby Song"

Scene 3: "Sex and the Married Couple"

"Marriage Tango"夫妻想要愛愛卻老是被兒子及一堆家務事打斷的心聲,一樣是18禁的段子,陳品伶、周家寬二殺XDD給二位點讚。

2.jpg

Scene 4: "The Family that Drives Together..."

"On the Highway of Love"

Scene 5: "Waiting"

"Waiting Trio"

Scene 6: (untitled)"Shouldn't I Be Less In Love With You?"蔡邵桓負責的一首獨唱。音樂非常好聽,回家後也單曲循環了好多次。是在講老夫老妻間,老夫開始質疑和老伴的相處是否有問題的一首歌。曲子非常優美動人,歌詞讓人想打人。這首歌很要求漂亮的高音,蔡邵桓有幾處也有些不穩,但整體還是很動人。

Scene 7: "The Very First Dating Video of Rose Ritz"陳品伶的獨角戲。從頭到尾幾乎只有她一個人在台上演,沒有唱段,相當考驗演技的一段戲。尤其西方的劇和角色,拿捏不好對我們東方人來說會有點誇張。前半部分確實有點尷尬,後半靠演員自身台詞和肢體表驗去烘托漸入佳境。後面退場可以看到演員還沉浸在戲裡那種沉重的感覺(心疼)...

Scene 8: "Funerals are for Dating"

"I Can Live With That"下半場真的是又虐又治癒連發。對比上半場很多詼諧笑料,下半場畫風一轉,都是比較沉重的故事。這個故事講的是兩個陌生老人彼此搭訕,想要一起度過人生最後的旅程,即使大家不在是年輕小伙,心裡也有了一個永遠的他/她,大家終究會期待孤單晚年能再有一個溫暖陪伴醬。

Scene 9: "Epilogue"

"Epilogue"

"I Love You, You're Perfect, Now Change"點題本劇的ending曲啦~

 

6.jpg

雖然是小劇場小成本的演出,但演員們的表現不輸給外百老匯,大家的歌聲台詞都十分到位,可以在台灣看到這樣的演出我覺得很難得也是很值得鼓勵劇方的一件事。如果是喜歡百老匯原汁原味音樂劇的朋友,應該對活性界面製作的這部戲不會失望。回家上Youtube聽音樂時,可以發現我們這四位演員唱得比國外歌手都還好。如果你沒有看過這部劇,是很適合走進南村劇場,給台灣演員以及劇方一些支持與鼓勵的。但如果問我會不會二刷,我想可能不會,因為劇本本身複雜度不夠,場地也受限,多刷的目的可能會是看不同卡司激盪出來的火花,而不是為了LPC本身。

 

之後LPC好像有中文版要演...我...期待度不高,因為這部戲的視角很美式,一旦中文化可能會有違和感。總之,很高興這次透過LPC認識四位優秀音樂劇演員,希望台灣音樂劇越來越好,優秀的演員有更多優秀的劇能演吧~

arrow
arrow

    嘻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